2020年钦南区绿色高质高效创建
项目实施方案
根据自治区农业农村厅办公室《关于印发2020年自治区绿色高质高效创建项目实施方案的通知》(桂农厅办函〔2020〕47号)精神,为做好我区2020 年绿色高质高效创建项目实施工作,助力种植业转型升级和现代农业产业发展,结合我区实际,制定本方案。
一、指导思想
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,以绿色发展为导向,以优化供给、提质增效、农民增收为目标,坚持质量兴农、绿色兴农、效益优先,综合考虑资源禀赋、生产现状、发展要求等因素,大力推进绿色发展,以种植大户、家庭农场、农业企业、农民合作组织等新型经营主体为依托,示范推广绿色高质高效技术模式,推进规模化、良种化、标准化、产业化、机械化、品牌化和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,增加优质绿色农产品供给,提升粮食发展质量效益,示范带动钦南区粮食生产绿色高质高效发展。
二、目标任务
2020年,我区主要选择在种植海水稻及优质水稻优势区的犀牛脚、康熙岭、黄屋屯、尖山等镇(街道)实施水稻绿色高质高效创建项目。
(一)总体目标。打造集中连片、优势突出、特色鲜明、带动能力强的水稻绿色高产高效创建示范区:攻关区300亩,建设地点位于犀牛脚岭门村大卜环海红米种植基地,示范区2000亩,其中犀牛脚镇600亩、东场镇300亩、大番坡镇100亩、康熙岭镇600亩、黄屋屯镇200亩,尖山街道200亩,辐射区面积1万亩以上。建设水稻绿色高产高效示范区6个,分别为:
1.优良品种展示示范。
2.统防统治与绿色防控融合示范。
3.综合种养示范。
4.主推绿色高效技术模式应用示范。
5.水稻耕、种、收全程机械化示范区。
6.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区。在核心示范区内建立集中连片100 亩以上的多功能油菜基地 1个;建立100 亩连片稻田综合种养示范基地1个。创建区实现粮食生产节本增效 5%以上。示范区内种粮大户、农民合作社、农业龙头企业等新型经营主体和服务组织有参与创建。
(二)绿色目标。严格控制肥、水、药用量,实现用肥、用水、用药量零增长,核心示范区生产的原粮符合农产品质量安全要求。
(三)效益目标。核心示范区水稻效益高于全区平均水平10%以上。
三、创建重点内容
重点围绕攻关区、示范区、辐射区三区建设,示范应用粮食优良品种,集成推广绿色高质高效标准化生产技术模式,实现粮食生产绿色高质量发展目标。
四、项目资金使用计划
(一)攻关区。位于犀牛脚镇岭门村大卜环海红米种植基地,由钦州市玖河流域农林产业苑科技有限公司承担项目建设,以先建后补的方式进行补贴,实施面积300亩,项目计划资金投入40.38万元。
1.购买硫酸钾复合肥6万元,主要用于300亩攻关区,每亩补贴200元;
2.购买统防统治太阳能诱虫灯2.28万元,计划安装6套,每套3800元;
3.油菜花种植100亩,每亩投入资金450元,共补贴资金4.5万元。
4.绿肥种植100亩,每亩投入资金250元,共补贴资金2.5万元。
5.“海水稻-鱼”综合养殖示范面积100亩,每亩投入资金2000元,共补贴资金20万元;
6.机械化服务费5.1万元,补贴面积300亩,补贴标准170元/亩(其中机耕60元/亩、机插60元/亩、机收50元/亩)。
(二)示范区。示范区2000亩项目资金投入92.2万元。
1.购买硫酸钾复合肥20万元,主要用于犀牛脚、东场、大番坡镇1000亩示范区,每亩补贴200元;
2.购买富硒专用肥20万元,主要用于康熙岭镇、黄屋屯镇、尖山街道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区补贴,补贴面积1000亩、每亩补贴价值150元;
3.购买统防统治太阳能诱虫灯15.2万元,安装40套,主安装于统防统治与绿色防控融合示范区,涉及面积2000亩;
4.绿肥种植1000亩,每亩补贴资金150元,共补贴资金15万元。
5.机械化服务费22万元,补贴面积2000亩,补贴标准110元/亩(其中机耕60元/亩、机收50元/亩)。
(三)辐射区。辐射区社会化服务投入项目资金330000元,补贴面积3000亩,补贴标准110元/亩(其中机耕60元/亩、机收50元/亩)。
(四)信息平台服务、资料收集整理汇编、示范牌等12万。
(五)试验费4.2万元:主要用于犀牛脚镇岭门村大簿环海水稻种植基地攻关区农田环境、苗情、墒情、产量情况监测试验相关费用开支。 (六)科技人员管理服务经费8万元:主要用于项目管理人员参加绿色项目有关技术培训、及科技人员到项目区开展服务推荐。
钦南区2020年绿色高效创建项目资金使用计划表
|
建设
内容
|
投资内容
|
数量
|
补贴标准
|
金额(元)
|
建设地点
|
攻
关
区
|
1
|
硫酸钾复合肥
|
300亩
|
200元/亩
|
60000
|
|